越南紡織服裝協會(VITAS)敦促政府指導擁有適當基礎設施的省份建造一些面積在500公頃至1000公頃之間的大型服裝和紡織園區,并建立集中的廢水處理系統,以吸引投資者進入紡織和染色階段;加強生產原材料和配件的企業與縫紉企業之間的合作和聯系,建立區域鏈。
根據SGG新聞,越南服裝出口商收到了許多訂單,特別是今年第四季度從美國市場收到的訂單。在今年的最后幾個月里,FlyHigh服裝公司收到了許多訂單,足以維持到明年第三季度。然而,原材料增加了大約20%,迫使公司與合作伙伴重新計算加工單價。
許多其他企業也反映,不僅有材料在服裝行業一直稀缺,而且原材料價格上漲,但一些共生部門,如包裝、膠帶和化學品,也上漲了15-20%,導致生產成本上升,導致利潤下降。 一些企業的收入甚至足以支付費用和勞動力成本。
到目前為止,越南已經與世界各地的許多國家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,這樣它就可以使用這些自由貿易協定成員的原材料。 然而,越南企業長期以來主要使用從中國進口的原材料。 當訂單再次增加時,他們在組織生產方面變得被動,因為他們沒有及時的預測來準備原材料。
為了限制對生產和業務的負面影響,從新冠疫情爆發以來,VITAS建議并要求成員企業與客戶討論并重點開發國內原材料和輔助材料,或從其他國家替代從中國進口的原材料以維持生產和業務。